三峡船闸放行LNG船舶,氢燃料船舶还远吗?
为推进LNG清洁能源在长江航运应用,2018年,交通运输部发布了《关于深入推进水运行业应用液化天然气的意见(征求意见稿)》,推动水运绿色发展和能源结构调整。同年,财政部发文对新能源车船免征车船税,新增纯天然气发动船舶品类。近日,交通部长江航务管理局发布第1号通告,自2019年6月1日起,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开始受理LNG动力船过闸申报。
现实很骨感
海运业是温室气体主要排放源之一,全球年均约3亿吨。国际海事组织规定到2050年,二氧化碳排放量需减少50%,并在本世纪末达到零排放。
目前,柴油发动机主宰民用船舶动力市场,按功率计,市场份额约95%,燃气轮机次之。《长江经济带船舶污染防治专项行动方案(2018-2020年)》计划到2020年内河LNG燃料船达到2万艘,运输船舶能源消耗LNG比例超过10%。目前,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液化天然气(LNG)进口国,但内河LNG动力船舶不到200艘,LNG加注码头仅10多个,年实际加注LNG1,000余吨。
燃料电池动力船舶
燃料电池技术在船舶上有四大优势:稳定提供热量和电力,燃料电池系统的电能效率可达55-60%;环境友好,不产生温室气体,唯一的副产品是干净可用的水;运行平稳无噪音,改善船员生活环境;支持远程运输,可快速加注。此外,燃料电池技术可通过供电电缆将电力输送给码头上的传统动力船,减少港口的碳排放。
目前,燃料电池系统在潜艇的AIP系统中有成熟的实际应用,如德国的212A型潜艇,日本的Urashima小型潜艇。客轮和游轮则是民用市场启蒙初期的理想应用。美国、德国、挪威、日本和韩国已经有相应的燃料电池渡轮、观光船、渔船投入示范运营;西门子、巴拉德、ABB、博世、Power Cell等公司已率先入局。
氢化长江的关键
如果LNG这么大政策力度都推进缓慢?为何对氢高看一眼?答案唯有性价比。利用长江上游的富余的水电制氢通过液氢船沿江而下,即解决可再生能源消纳又实现用户侧的零排放,可谓一举多得,但问题的关键在于输运。氢作为危化品是不能过三峡船闸的,同样待遇的还有天然气、LNG等一众燃料。本次对LNG的开闸是个积极的信号,为后续液氢过闸打下基础,是共抓长江大保护的重要实践。
2019年,国家发改委已先后在《绿色产业指导目录(2019 年版)》和《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(2019)征求意见稿》中明确支持绿色船舶制造,鼓励发展纯电动和天然气船舶以及燃料电池等机动车船技术。我国现有《GB/T 30719-2014 液氢车辆燃料加注系统接口》、《GJB 5405-2005 液氢安全应用准则》,以及《固定式液氢容器技术条件》、《液氢罐式集装箱技术条件》两项企业标准,氢标委已着手液氢标准的军转民编制工作。
氢能在船舶上的应用又近了一步。
—END—